11月14日消息,哪吒汽车正着力推进重大战略调整,包括通过精简架构与聚焦核心业务,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哪吒汽车将大幅压缩整合一二级部门,优化管理层级,同时强化对大模型等新型AI工具的运用,预计本轮调整后人效将提高40%,组织运营效率提高50%,相关运营费用大幅降低50%以上。
哪吒汽车官方回应称,将配置更多资源专注海外市场拓展,同时在国内聚焦优势车型的可持续运营,力争2025年2月实现经营现金流转正。
此外,哪吒汽车方面宣布,南宁产业投资集团与合众汽车(哪吒)达成战略合作,南宁产投将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,帮助哪吒汽车全面统筹、组织在南宁基地的原材料采购、生产、物流,KD件出口等业务,助力哪吒汽车海外车型的生产与交付,以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,确保其在海外供应链的稳定。
根据官方数据,哪吒汽车今年1-6月累计出海销量达到17687台,同比增长154%,截至2024年6月底,哪吒汽车的出口总量已超过35000台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哪吒汽车2024年10月的出口达1206辆,在公布的10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榜单中排名第十七位。
其中东南亚是哪吒汽车的重要市场:2023年其在东南亚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排名第三,新势力中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达到10.5%。
哪吒汽车此前在今年6月下旬申报港股IPO的招股书中称,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汽车若完成港股IPO,首先会将部分募集资金用于海外市场的战略性扩展,包括进一步投资东南亚市场,快速扩展拉丁美洲、中东及非洲等潜力市场,以提升哪吒汽车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。
据悉,2024年,哪吒汽车在泰国、印尼、马来西亚建设本土化工厂,其中泰国和印尼工厂已经投产。
不过,哪吒汽车在东南亚市场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,如在哪吒汽车最为看重的泰国市场,主要竞争对手是比亚迪。
根据易车榜统计数据,2024年1-5月,哪吒汽车以0.36万辆的销量,在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位列第二名。相比之下,比亚迪的销量为1.28万辆,是哪吒汽车的3.5倍。
比亚迪在泰国罗勇府的首家东南亚工厂已于今年7月4日正式投产,该工厂年产量达15万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。除了泰国市场外,比亚迪还布局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市场,布局类型涉及出租车、公共汽车、投资建厂等。
近期,哪吒汽车身陷经营不善、裁员、降薪等负面传闻中。
10月15日,多名网友在某公开平台上称哪吒汽车没有按时发放9月份员工工资。10月16日,哪吒汽车回应称,公司一线员工和工厂工人都是按时发放。近期,公司中层和高管在进行薪资架构调整,仅个别薪资发放稍慢。
10月29日,有消息称,哪吒汽车开始实施面向全部研发人员的降薪计划,降薪幅度最高达30%。针对市场传闻,哪吒汽车彼时称,其于10月29日正式启动公司全员股权激励计划,将拿出5%的股份(估值约20亿元),作为股权激励分配给全体员工,同时内部宣布了工资及绩效考核的新方案。
11月初,又有报道称哪吒汽车部分部门裁员比例达到70%,尽管哪吒汽车方面辟谣了该裁员数据,但哪吒汽车深陷风波的情况已经透明化。
进入11月份,哪吒汽车没有发布其10月交付数据,而在此之前,哪吒汽车月度交付量维持在1万辆左右,逐步落后于主流新势力品牌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2年,哪吒汽车以全年超15万辆的销量夺得新势力车企销冠。但2023年以来,哪吒汽车交付量开始下滑,2023年交付12.75万辆,同比下滑16.16%。
与此同时,哪吒汽车正处于冲击IPO的关键阶段。
6月26日,港交所网站显示,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。招股书显示,2021年至2023年,哪吒汽车的营收分别为50.87亿元、130.5亿元、135.55亿元;净亏损分别为48.4亿元、66.66亿元、68.67亿元,三年合计亏损超183亿元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迅速提升,造车新势力们纷纷进入盈利期,“烧钱造车”的情况得到改善。调整架构与业务体系,在稳定交付量的同时提高盈利能力,将是哪吒汽车走出“至暗时刻”的核心任务。
更新于:1个月前